• 首页
  •   >   学院新闻
  •   >   正文
  •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召开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发布日期:2025-03-08    浏览次数:

     

    为了优化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秘书人才。2025年3月7日,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在南142会议室召开了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秘书学系主任苏志敏、阎良区融媒体中心冯长涛、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秘书学与写作教研室主任马志林三位校外专家,副院长梁春燕、秘书学专业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秘书学专业负责人元文广主持。


    元文广介绍了秘书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背景,随后讲解了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具体内容,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希望通过此次论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竞争力。

    苏志敏认为秘书学人才培养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她建议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信息化办公、人工智能、新媒体运营等现代技能课程,增加选修课课时,同时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冯长涛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企业更倾向于招聘那些能够清晰表达观点、善于倾听并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的毕业生。因此建议学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强化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

    马志林针对新修订的2025版秘书学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方案要突出航空特色,毕业要求未体现航空专业知识要求,部分指标点需要调整顺序,制定学生毕业要求应结合秘书学专业国家职业标准。部分课程设置需要调整,比如秘书心理学应从选修课调整为专业核心课程,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接着与会老师们围绕人才定位、课程设置、实践学习、授课感悟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数字化时代,运用新媒体技术、AI技术辅助日常工作,加强文案撰写功底和活动策划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见习、实习的时长和频次,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熟悉职场、代入角色。

    最后梁春燕做总结发言,她感谢各位专家能在百忙之中参加此次论证会,学院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建议,对秘书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修订和完善。一是要做好航空知识课程群建设,要强化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更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三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模拟办公场景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学院将以此次论证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动秘书学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同时,学院也将继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此次论证会,秘书学专业将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努力打造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秘书人才。(文/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王宝伟 闫月英 审核/杨光)

     

    关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