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秘书学教研室于6月27日在教学南楼142举办了以“深化课程考核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秘书学全体教师参加,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创新之路。

活动伊始,秘书学教研室主任闫月英发言,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反馈教学信息、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以期末一次性、知识记忆型为主的考核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存在评价维度单一、过程性评价缺失、能力导向不足、反馈改进功能弱化等现实问题。她强调,推动课程考核改革势在必行,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多位教师分享了增加过程性考核比重的实践经验,如设置阶段性小测验、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报告、项目设计、实验操作、课堂展示、在线学习数据分析等多元形式。大家一致认为,将考核贯穿教学全过程,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投入、知识内化与应用,促进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经过讨论,与会教师们普遍认识到,考核不仅是“打分”,更重要的是“反馈”。应加强考核结果的分析与利用,及时、具体地向学生反馈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提供改进建议,将考核作为促进学生反思与成长的“诊断仪”和“助推器”。针对多元化的考核形式,亟需建立科学、清晰、可操作的评分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一致性和透明度。
本次教研活动聚焦核心问题,研讨深入务实,有效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为我院下一步深化课程考核改革、推动教学内涵式发展厘清了思路、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文、图/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张朋毅 审核/杨光)